首页 资讯 正文

从“活起来”到“火起来” 非遗+文旅如何戳中人心?|文旅融合看四川

体育正文 155 0

从“活起来”到“火起来” 非遗+文旅如何戳中人心?|文旅融合看四川

从“活起来”到“火起来” 非遗+文旅如何戳中人心?|文旅融合看四川

四川新闻网-首屏(shǒupíng)新闻记者 何佳欣 6月17日,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在成都(chéngdū)举行。 全会指出,要推进文化(wénhuà)遗产(wénhuàyíchǎn)保护(bǎohù)和文博旅游发展,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,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,推进文博场馆改造提升和内容建设,发展主题文化游和深度研学游、科普游。 作为非遗(fēiyí)大省,四川历史深厚、人文资源丰富,全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(dàibiǎozuò)名录项(xiàng)目9项,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32项。 面对如此丰厚的文化宝藏,如何让非遗“活起来(qǐlái)”“火起来”?与会者围绕这一(zhèyī)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,给出对策。 第(dì)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 今年5月,随着自贡·中华彩灯大世界总控(zǒngkòng)电钮按下,第(dì)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与游客朋友挥手道别。 这场长达112天的光影盛宴,累计接待游客208.73万人次,实现综合收入(shōurù)2.36亿元。春节假期,自贡灯会门票收入位列全省景区首位,荣登社交平台(píngtái)中小城市(zhōngxiǎochéngshì)消费力TOP1、全国“种草榜”TOP6、入选社交平台“春节十大受欢迎(dàshòuhuānyíng)特色景区”榜单。 “这次全会专题研究文旅深度(shēndù)融合(rónghé)发展,进一步完善了新时代(shídài)治蜀兴川方略。自贡将坚决贯彻全会精神,加快建设富有历史人文底色和盐龙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。”自贡市委副书记、市长石钢说道。 “彩灯早已超越传统灯会的范畴(fànchóu),成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重要引擎。”石钢介绍(jièshào),未来,自贡将深化提炼盐龙灯核心价值,打造高辨识度(dù)的城市IP矩阵,推动彩灯向现代智造智展升级,实现(shíxiàn)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(wénhuà)和巴蜀特色文化走出去。 今年5月,在(zài)2025内江第十三届(dìshísānjiè)大千龙舟经贸文化博览会上,40名表演者身着传统船工服饰,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模拟逆水行舟的震撼画面。节目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,融入现代舞台表现手法,让四川省非物质(wùzhì)文化遗产——《沱江(tuójiāng)号子》在新时代(shídài)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 这是内江做好非遗传承发展利用(lìyòng)工作的缩影。内江坚持“保护(bǎohù)(bǎohù)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传承发展”工作方针,积极构建“政府主导、行业主管、部门协作、社会参与、群众支持”工作格局,深挖村镇传统技艺、民俗节庆、文化符号资源(zīyuán),扎实推进非遗品牌培塑,全面(quánmiàn)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。 目前,内江已培育特色非(fēi)遗品牌8个,打造“非遗+研学”“非遗+民宿”“非遗+文创”等文旅路线4条,新建非遗展馆、非遗工坊、非遗体验基地29个,推出木偶、土陶(tǔtáo)等文创产品20余种,每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。同时(tóngshí)在(zài)重大节假日期间,常态化举办非遗市集欢乐(huānlè)购、进景区看非遗、非遗成果展等活动200余场。 “接下来,内江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,聚焦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(bǎohù)传承和活化利用(lìyòng),进一步发展主题文化游,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。在加大非遗保护力度、加强非遗展示利用、推动非遗与(yǔ)旅游深度结合(jiéhé)等方面发力。”内江市委书记邹自景说道。 非(fēi)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如何进一步(jìnyíbù)深化非遗(fēiyí)国际交流合作,进一步推动非遗“走出去”?来自大凉山的非遗文创产品近来频频“出圈”。 查(chá)尔瓦披毡闪耀卢浮宫,火把节狂欢引爆50亿流量,3万绣娘用针线编织出亿元产业……凉山非遗的活化之(zhī)路,是一条“守正与(yǔ)创新并举、保护与发展共融”的实践之路。 国家级非遗(fēiyí)彝族火把节 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,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非物质(wùzhì)文化遗产资源(zīyuán)。目前,全州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0项、省级138项、州级356项、县级784项,涵盖彝族火把节(huǒbǎjié)、彝绣、漆器髹饰技艺等多元(duōyuán)文化形态。 凉山州(liángshānzhōu)以“活态保护、创新融合”为核心理念,积极探索(jījítànsuǒ)走出一条非遗与文旅深度互促的发展路径。 凉山州委书记虞平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,凉山州开发非(fēi)遗文(yíwén)创(chuàng)产品,推动传统技艺走向国际——甘洛彝绣与国际品牌合作、设计师作品亮相巴黎卢浮宫,同时构建(gòujiàn)“设计赋能+品牌孵化”模式(móshì),打造“凉山手作”公共品牌,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.2亿元,成为全国首个民族地区非遗公共品牌。 此外,随着“文旅强州”战略的深入推进(tuījìn),“非遗+节庆(jiéqìng)”模式已成为(chéngwéi)凉山文旅的金字招牌。凉山州积极(jījí)组织(zǔzhī)开展非遗文化活动,让节庆IP驱动产业裂变,2024年国家级非遗彝族火把节期间,全州共接待游客502.84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47.06亿元,文旅活动促消费成效显著。 “今年火把节,我们还组织开展了‘彝绣生花(shēnghuā)国际设计师大赛’,并邀请了一批国内外(guónèiwài)的专家学者赴凉山开展‘彝绣之旅’研讨活动,进一步提高凉山非遗的国际关注度。”虞平表示,全会(quánhuì)系统谋划了建设文化强省、旅游强省的美好蓝图,令人鼓舞,催人奋进。未来,凉山州将持续深化“非遗+”融合战略,通过国际性交流、文旅业态升级,让(ràng)千年非遗在新(xīn)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(guāngmáng)。 (图片由(yóu)受访者提供)
从“活起来”到“火起来” 非遗+文旅如何戳中人心?|文旅融合看四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